白鲸出海—让中国互联网服务世界
{{user_info.user_name}}
您当前是白鲸会员
开通VIP,享受更多服务
会员到期时间:{{user_info.expire_date*1000 | formatDatebyDay}}
合作查看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view_cooperation || 0}}次
合作发布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release_cooperation || 0}}次
公司查看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view_company || 0}}次
榜单下载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download_rank || 0}}次
报告下载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download_book || 0}}次
鲸币数量:{{user_info.jingbi}}
发布
当前位置:白鲸出海 > 资讯 > 正文

投资不断,东南亚成人工智能热土?

Annie Liu  •  •  原文链接

原标题:投资不断,东南亚成人工智能热土?

作者:Fanie

来源:鲸维度(ID:WhaleDimension)

1715583595211.jpg

题图来源 | pexels

大厂们在东南亚卷起了人工智能。

从 4 月底开始,微软就陆续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三个东南亚国家投资人工智能,包括建设云端、AI 的基础设施,并提供技能培训机会。其中在马来西亚、印尼的投资数额,是微软多年以来投资最大的一笔。

此前,英伟达也陆续计划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投资。

来自中国的企业们,如阿里、腾讯、华为、科大讯飞等公司也早已布局东南亚的人工智能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大厂进入东南亚布局人工智能,中国企业还能像游戏、电商等领域一样,成为东南亚人工智能领域的中流砥柱吗?

AI 后花园

伴随着 ChatGPT 引发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市场正快速发展。

Precedence Research 预测,到 2030 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 114554 亿元,2023 年-2030 年间保持复合增长率 35% 以上。在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的背后,是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热潮。

而东南亚也拥有广阔的前景。据 Statista 的数据,2022 年东南亚 AI 产业的市场规模为 326.4 亿美元。预计至 2030 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 5808 亿美元。与此同时,生成式 AI 在东南亚的市场规模也出现大幅增长,从 2022 年的 6.3 亿美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4.1 亿美元,预计至 2030 年将增长至 76.5 亿美元。

事实上,东南亚由于拥有丰富且价格低廉的劳动人口,从事着最简单的人工智能工作——数据标注。资料显示,数据标注属于上游的数据生产环节,为下游的 AI 算法企业提供“原材料”。机器学习中的监督学习和半监督学习都需要人工标注好的数据进行学习,其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都是标注过的数据。

曾有媒体报道,数据标注被视为 AI 领域的流水线工厂,通常集中在东南亚、非洲或者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国家在网络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科技企业的不断发展,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领域。

2019 年,新加坡发布首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成为首批发布人工智能战略的国家之一。2023 年,又进一步推出了《国家人工智能策略 2.0》,列出了新加坡未来 3 到 5 年的 15 项新规,其中包括针对 AI 的培训计划、AI 专用的物理空间以及为数据中心分配足够的碳预算等。

2022 年,泰国发布了《泰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与计划(2022-2027)》。核心目标包括建立数据中心,以及到 2027 年至少培养 3 万名 AI 相关的人才,其中包含 200-300 位的 AI 专家的人才培育目标。

这些计划的发布,也吸引着不少企业前往布局。

深度参与

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布局的电商、游戏、云计算等方面已经多布局多年。阿里的 Lazada、腾讯投资的 Shopee、字节跳动的 TikTok Shop 已经是东南亚重要的电商平台;莉莉丝、沐瞳科技、腾讯游戏、米哈游等游戏厂商也在东南亚出品发行了不少精品游戏,积累了大批忠实粉丝。

在业内看来,AI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成为电商、游戏等行业的革新力量,云计算也拥有了更高的前景。有调查显示,东南亚地区电商领域将 AI 集中运用于聊天机器人、AI 支持的退货解决方案、识别欺诈活动、AI 服务提升客户留存率,以及图文视频营销等,以提高消费者个性化购物体验。同时,有报道称,腾讯旗下的天美、光子等游戏工作室群技术中心也正在探索 AIGC 相关能力,并将其投入实际游戏生产过程中。

在云计算方面,阿里云、腾讯云等在东南亚早已建立了数据中心。阿里云在 2015 年便在新加坡设立国际总部,随后在东南亚国家开设数据中心;2016 年,腾讯云新加坡数据中心正式开放,2021 年腾讯云在印度的首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开服;华为云也进军了东南亚。

而在大模型方面,2023 年底,阿里达摩院推出了首个基于东南亚语言训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版本 SeaLLM,以及聊天版本 SeaLLM-chat,支持东南亚地区大多数官方语言,包括泰语、越南语、印尼语、马来语、老挝语等;科大讯飞发布的星火大模型也支持 37 个语种。

为了进一步加大在东南亚的布局,与本地合作也能更快融入各个领域。腾讯的光子工作室群(LightSpeed Studios)在 2023 年宣布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立伙伴关系,双方将通过新加坡人工智能百项实验计划共同研发机器学习技术。2023 年,阿里云宣布与泰国头部电信运营商及企业数字化服务 True 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广云上技术及解决方案,以支持泰国零售、物流、金融等行业的发展。此外,阿里云还与泰国、马来西亚的学校合作,进行人工智能课程的合作。

整体来说,中国互联网企业在东南亚的布局,基本以开设区域总部、建设数据中心或研发实验室等为主。同时有资料显示,部分科技公司则参与了国家的智慧城市项目。华为 2019 年为普吉岛制定了智能城市框架;旷视科技与泰国人工智能公司天眼科技合作面部识别技术,以协助曼谷的公共安全和交通监管;海康威视与马来西亚地区警察局合作。

与美竞争

全球范围内,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最多。

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估算,2023 年全球人工智能民间投资额达到 1671 亿美元,其中美国以 672.2 亿美元高居榜首,中国以 77.6 亿美元位居第二,英国、德国、瑞典分列第三至第五位。

谁也不愿意在人工智能领域落伍,在中国企业不断加码东南亚外,美国企业也大手笔投资。

美国政策研究机构安全与新兴技术研究中心(CSET)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中,东南亚的人工智能公司通过 658 笔交易共吸引了超过 73 亿美元的投资。2020~2021 年期间,来自美国和中国的投资者参与了 267 笔东南亚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资交易,占总投资笔数的 40%。

在笔数上,有 185 笔交易仅涉及美国投资者,50 笔交易仅涉及中国,而中美共同投资的有 32 家,占中美投资交易总笔数的 12%。在金额上,中国在东南亚人工智能市场的投资约为 25 亿美元(44%),美国约 21 亿美元(37%),中美联合投资约 10 亿美元(18%)。

而在今年,美国企业更是重金投入。

5 月 2 日,微软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投资 22 亿美元以支持马来西亚的数字化转型。投资包括在当地建设云端、AI 的基建设施,为 20 万当地居民提供技能培训机会,以及建立全国 AI 卓越中心并提升当地网络安全能力和支持当地开发者社群的发展。同时,微软宣布将在泰国发展云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计划,包括在泰国开设当地首个区域数据中心,但并未公布具体投资数额。

4 月 30 日,微软还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向印尼投资 17 亿美元,用于建设新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并包括为 84 万印尼人提供人工智能技能培训,并支持该国不断壮大的开发者社区。

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投资额均超过了微软以往几年在当地的投资。

此外,英伟达在 2023 年与马来西亚基础设施集团杨忠礼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计划在 2024 年中期为马来西亚引入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其由英伟达 YTL 公司制造,将部署英伟达 H100 Tensor Core GPU,为当今最先进的 AI 数据中心提供动力,并使用英伟达 AI Enterprise 软件简化生产 AI。

2024 年 2 月,新加坡电信公司宣布加入英伟达的合作伙伴网络云计划,并将为新加坡和东南亚的企业带来英伟达的全栈人工智能平台;4 月,英伟达宣布将于与印尼第二大移动电信公司 Indosat 合作,建设一座人工智能开发中心,两家公司均承诺为此设施投资 2 亿美元。同月,越南科技巨头 FPT 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投资 2 亿元,利用英伟达的技术建造一家人工智能工厂。

微软和英伟达的技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更有地位。微软目前是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公司,同时手握 OpenAI,目前全球还未出现赶超 ChatGPT 的大模型,因此微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英伟达则是人工智能芯片的领军者,其生产的芯片推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企业还属于追赶者,尤其是芯片领域更是处于被美国卡脖子的状态。不过,目前的东南亚人工智能仍处于起步阶段,已经在东南亚加速布局的中国企业机会多多。


文章信息来自于鲸维度(ID:WhaleDimension) ,不代表白鲸出海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损失等,白鲸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友情提醒:白鲸出海目前仅有微信群与QQ群,并无在Telegram等其他社交软件创建群,请白鲸的广大用户、合作伙伴警惕他人冒充我们,向您索要费用、骗取钱财!


分享文章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22810
{{votes}}
分享文章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22810
{{votes}}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与CE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