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出海—让中国互联网服务世界
{{user_info.user_name}}
您当前是白鲸会员
开通VIP,享受更多服务
会员到期时间:{{user_info.expire_date*1000 | formatDatebyDay}}
合作查看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view_cooperation || 0}}次
合作发布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release_cooperation || 0}}次
公司查看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view_company || 0}}次
榜单下载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download_rank || 0}}次
报告下载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download_book || 0}}次
鲸币数量:{{user_info.jingbi}}
发布
当前位置:白鲸出海 > 资讯 > 正文

仅沾到全民创作者经济一角,这款出海App就月入50万美元

辛童  • 

6月 7 日,笔者在日常巡榜的时候发现一款名为「Analyzer Plus」、主打“Instagram 粉丝追踪”的出海应用位列美国 iOS 社交畅销榜第 65 位。而且从近一周(6.7-6.15)的观察来看仍有上升趋势。

image.png

更令人惊奇的是,「Analyzer Plus」的成绩似乎不止于此。

根据 App Annie 数据,截至目前「Analyzer Plus」共曾登上 74 个国家和地区的 iOS 畅销总榜Top10、140 个市场的 iOS 畅销榜 Top100。

时至今日,虽然没能维系住最优成绩,但也长期混迹于多国畅销榜 Top100。

image.png

「Analyzer Plus」最高畅销排名统计 | 数据来源:App Annie

另外,根据 Sensor Tower 数据,「Analyzer Plus」iOS 端 2021 年四月的下载量和月营收分别是20 万次和 50 万美元。而且从近期榜单趋势变化来看,5 月份的下载和收入大概率只会多不会少。

image.png

近 90 天「Analyzer Plus」在美国 iOS 社交畅销榜单排名

更值得注意的是,截止 2021 年 6 月 7 日,美国iOS社交畅销榜单 Top100 中,和「Analyzer Plus」功能类似的“粉丝关注数据分析 App”,还有 6 个....

image.png

数据来源:App Annie 和 Sensor Tower | 注:排名统计时间 6 月 8 日

在这 7 款 App 中,排名第 38 的 Reports for Followers 和排名第 57 的「Analyzer Plus」是出海应用,也是今天的统计范围内营收最多的两款 App,其中「Analyzer Plus」做得最早,上线已经 4年了。

除此之外,这些 App 以及背后的公司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点和差异点。

1、公司大多是规模不大的小型创业公司,多数公司是工具类 App 起家。其中4家公司走矩阵化发展路线,除了 Instagram Followers 关注,还会做一些插件、照片尺寸编辑器等类别的 App。

2、这些App的功能有极高的相似性,都是对个人Instagram账户进行实时监测,因此付费点也大体类似,基本围绕“新增关注、谁取关了自己、谁屏蔽了自己、谁删除了自己的评论、谁没有回关自己以及最佳热门发文时间和当下 Instagram 最热门标签”。

3、这些 App 的评分大多不算很高,付费点设置越多、订阅价格越高的 App 评分越低。

4、这些 App 大多选择 YouTube 渠道进行广告投放。

image.png

这也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这类 App 是合乎规定的吗?为什么会流行起来?会流行多久呢?

关于是否合规,要看社交媒体平台侧和用户侧两方面。

以我们开头提到的「Analyzer Plus」为例,应用有解释从 Instagram 到「Analyzer Plus」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亚马逊云完成的,而关于用户账户的信息是由 Instagram 处理的,应用也无法看见和存储账户密码,并在应用中给出了关于用户隐私的搜集和使用的详细信息。

笔者在 Instagram 的隐私报告中也确实有看到,关于“合作伙伴在征得用户同意后,Instagram 将会允许这些合作伙伴收集、使用和分享用户数据”等内容。

image.png

从这个角度来看,类「Analyzer Plus」App 应该是合乎隐私规定的。但也有一些用户在评论区怒吼“自从使用了这些 App,自己的账户就被 Instagram 封禁了”,那这样看似乎又在哪里出了问题。可若真的如此,为何「Analyzer Plus」能存活4年之久,且还曾被推荐在苹果首页呢?欢迎有了解内幕的读者朋友们找笔者一起来聊下。

我们下文重点分析一下,为何有多款 Instagram Follow App 盘踞在各国 iOS 畅销榜单。无外乎:经济原因和心理原因两方面。

Instagram的经济大旗,小扎坚定走上“带货和打赏”的中国路线

我们先来说,现实一点的经济原因。

经济原因,其实指代的是海外的“全民创作者经济”。随着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每位用户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找到自己喜欢的发声渠道,甚至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能通过社交媒体赚钱的只有明星和头部 KOL。

这是因为当时仍处于“艺人经济时代”,基本商业路径仍为“广告主/品牌——广告公司/经纪公司——网红/明星”,而且报价也相对隐秘、且缺乏统一标准,可能会出现“品牌高价雇佣名人进行广告营销但效果欠佳或者轻量级网红数据不错但报不上去价格”的情况。

过去一段时间一些中国企业也看到了痛点推出了一些网红营销数据监测工具、网红 SaaS 平台,比如NoxInfluencer、Upfluence、抖音星图。不论是网红还是明星在接到 Case 时,都需要出示自己各平台粉丝数量、点赞数量、转发数量、带货情况、粉丝年龄和地域分布等情况。这种数据透明化,其实有利于双方都找到更合适自己的选择,但这其实也是针对有一定量级的艺人或者网红。

但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完善、利基市场的发掘以及新冠疫情的推动,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社交媒体生产内容甚至优秀内容,成为优质创作者,甚至可以说全民创作者时代已经来临。根据Influencer MarketingHub 预计数据,2021年的创作者经济的市场规模约为 1042 亿美元,有望在2023 年达到万亿美元。

而其实更重要的一个原因,笔者也希望单独说下,就是电商。当然,电商的果还是疫情的因,以海外最大的一个市场为例,电商渗透率上升大家都在说,但如果真的给出一个图,可能还是会觉得很震撼。

image.png

图有点花,但数据的出处权威。

这带来的是一个连锁反应。人们的购物向线上转移了,社媒成了一个不小的渠道,以 TikTok 为先锋社媒开始在电商方向发力,FB、Google、Snapchat 等大厂跟进,各种创作者激励计划跟着就来了。这直接导致了创作者赚钱的方式变多,从之前的广告赞助为主、到挂购物车带货,整个流量会更加分散,这也直接呈现为能赚到钱的创作者比例变大、而且向中尾部移动。

当然,目前的真实情况是能赚到很多钱的也是少数,能依靠内容创作“生活”的创作者占比并不多。根据 ZipRecruiter 统计数据,截至 2021 年 6 月 2 日,美国内容创作者的平均年薪为 4.7 万美元。全美 18% 内容创作者年收入在 3.35-3.95 万美元之间,占比最多;只有 0.53% 的创作者年收入超过100 万美元。这还是公认的创作者经济情况较好的美国。

也就是说,尽管在美国内容创作者会比初级市场营销从业者 4.5 万美元的平均年薪多一些,但也还是在为温饱努力。

image.png

因此对于多数普通创作者而言,他们只关注两件事:1、如何生产更多优质内容;2、哪个平台对轻量级创作者变现更友好。

第一个问题,是个复杂的工作,我们暂且不深入讨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些社交媒体平台上,“好的内容”的评判标准多以“播放量、点赞量和关注度”来计算,因此也难怪创作者对自己的粉丝数量、互动数量格外关注。而之所以宁愿冒着风险使用这些数据监测没有那么完全的 Followers 工具,而不是专业的检测网站,和订阅价格有很大关系。

据笔者所知,专业网红营销检测数据的订阅价格多在每年数千美元以上。而这些 App 的月平均价格大多在 2.99-4.99 美元之间,年订阅价格也都达不到 100 美元,可以说在大大减轻了入门级创作者的负担。所以包括「Analyzer Plus」在内的几款 App 能取得不错的营收,也和用做 B 端生意的思维满足了 C 端或者小 B 用户有关。再加上这些 App 同时兼具“查找热门标签和分析发布最优时间”等功能,也难怪用户动心。

再来说,平台选择。尽管目前很多创作者,都是多平台同时运营。但根据 Influencer MarketingHub调查数据,70% 的内容创作者会选择 Instagram 作为变现平台,选择 TikTok 的人为 13%、选择 YouTube 的人为 9%。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社交畅销榜单中的哪些追踪 App 都仅针对于 Instagram。

image.png

目前内容创作者的盈利方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广告共享计划、广告推广、品牌交易、培训课程、粉丝打赏、用户订阅这几项。根据 Influencer MarketingHub 调查数据,77% 的创作者表示品牌交易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image.png

也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2021 年 6 月 9 日,Instagram 推出了首个“创作者周”,在创作者周发布当天,扎克伯克通过 Instagram Creator 账户直播了 Instagram 针对内容创作者提出的三种变现方法。

1、允许创作者通过官方工具推广产品,用户通过创作者推广链接/标签下单,创作者将会获得一定数量的佣金。听起来这种模式和国内的淘宝客有些相似。

2、将会在用户主页上线 Instagram Shop,有用户通过创作者商店下单,创作者将获得收益。

3、粉丝徽章打赏。用户可以通过向创作者赠送价值 0.99 美元-4.99 美元之间的徽章来帮助创作者获得收益。除此之外,当创作者完成一定的规定任务时,还会获得官方的额外奖励。

(说实话,这套策略和国内直播 App 也是如出一辙。而选择的直播带货和礼物打赏,也是copy 国内)

扎克伯格还指出“为了帮助更多创作者在 Instagram 上谋生,将在  2023 年之前对创作者免费提供在线付费交易、粉丝订阅、徽章和即将推出的独立新闻产品服务。即使 2023 年之后开始抽取佣金,也会低于苹果和其他公司目前抽取的 30% 的比例”。

求关注内核和互关文化,海内外经久不衰

除了利益相关,也应该和国内外经久不衰的“互赞互关以及社交中心文化”有关了。

当笔者尝试在国内浏览器输入“互关互赞”的关键词时,发现用户自发组建的涉及互关互赞的平台涉及微博、抖音、QQ 空间、百度贴吧、B 站、快手、微信,甚至王者荣耀.....

当笔者在 QQ 以“互关、互赞、互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发现不少(数也数不清楚)相关群群成员超过 500、群热度超过 4 颗火苗,涉及的平台更是包括电商、社区、社交、音乐、短视频、泛娱乐等多种类型,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用户做不到。

而在海外,“求关注”文化也完全不输阵。

多数出海圈的朋友们,可以回忆起来的、最近的、大型互 fo 场面应该是,2021 年 1 月末Clubhouse 出圈的时候吧。但其实海外用户对于“求关注”的热衷远超我们想象。

TikTok 百亿次求关注以明志

根据 Influencer Marketing Hub 数据,2020 年 TikTok Top100 热门标签中有 10 个标签和“关注以及喜欢”有关,占比 10%。而且用户丝毫不掩饰自己想要换关注和换赞的野心。以#followme 为标签的视频有 3530 万、播放量 574 亿次。

image.png


Instagram “我关注你是为了让你关注我”

这种情况在 Instagram 上更为夸张,根据笔者统计,2020 年 Instagram Top100 热门标签中,有 12 个和喜欢以及关注有关。其中使用 #followforfollowback 作为话题标签的帖子有 1.9 亿篇。

image.png


海外年轻用户们“求关注”的心态,已经完全搬上了台面。至于为什么 7 款 App 都一致地选择了Instagram,而不是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原因无外乎,海外 Top5 社交媒体中只有 Instagram 和Facebook 同时兼具明显的“社交和内容”属性,而 Facebook 显然不是年轻用户的主要阵地。

image.png

看到这些,可能会有一些读者问出为什么都在求关注?笔者尝试联系了一些 00 后朋友并结合自己当年求关注的实际经历,来进行尝试分析。

1、希望被看见。希望有更多人看到自己的存在、希望证明自己的价值、希望发挥更大的价值。

2、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从算法来看,点赞、关注和互动越多,被推荐的可能性就越大,借此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其他用户也就更加简单。

3、找到互相鼓励的人。内容创作的成果看起来靓丽耀眼,但创作的过程可能是极为繁琐。不但如此,也有可能,多次努力都未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结果,因而有时候可能就会想要放弃,而这时就需要有同样经历、同样处境的人互相理解互相鼓励。

4、虚荣心。不多说,懂得都懂。

但不管是互关、还是互赞的本质都是为了交互,对方不是真的喜欢自己的内容,因此多数经常混迹于互粉圈的用户,都经历过疯狂掉粉的阶段,这种心情比没有人关注自己来得更难过。

笔者自己觉得如果是为了度过新人期、或者是监测粉丝数据,那么使用「Analyzer Plus」这些 App可能会非常有帮助,但如果只是每天看着谁又取关了自己悲伤难过,又或者是陷入空心数据带来的短暂的虚假狂欢,最终收获的怕是只有精神疲倦。

但不管怎么说,「Analyzer Plus」能通过只沾创作者经济的一角,就能获得 50 万美元的月营收,还是蛮出乎意料的。


【本篇文章属于白鲸出海原创,如需转载:1、网站端请注明出处,并在文章中附带白鲸出海原文链接。2、微信公号及其他自媒体平台需联系授权方可,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友情提醒:白鲸出海目前仅有微信群与QQ群,并无在Telegram等其他社交软件创建群,请白鲸的广大用户、合作伙伴警惕他人冒充我们,向您索要费用、骗取钱财!

本文相关公司

Facebook认证

旗下产品(21款):

字节跳动认证

本文相关产品

TikTok

TikTok

阶段:已上线

平台:iOS,Android

所属类型:应用

Instagram

Instagram

阶段:已上线

平台:iOS,Android

所属类型:应用


分享文章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72972
{{votes}}
分享文章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72972
{{votes}}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与CE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